2024年6月29—6月30日,我們邀請到潘誠教授,為高級工商管理研修45班的同學們帶來《企業戰略管理與轉型變革》兩天精彩課程。
潘誠教授,結合其多年企業研究實踐心得,從重審思維:歷程反思與文化引力;重定方向:市場創新與戰略張力;重構系統:生態進化與組織活力;重燃激情:持續學習與團隊耐力四個角度出發,為同學們講授新變局下民營企業戰略轉型與變革創新。
講師介紹
潘誠
文化學者,著名企業戰略管理專家。北大清華多家著名高校MBA常任特聘教授。上海財經大學五百強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、中國移動等大型央企長期戰略文化顧問、阿里巴巴五十萬家企業疫情應對專題輔導專家。中國EDP聯盟核心專家、國際注冊咨詢師CMC。
課上,潘誠教授結合中外古今經典案例分析,對照領先企業成長軌跡,理性反思中國企業發展歷程,探討在復雜國際國內形勢下企業的新挑戰,探尋增強企業競爭力的新戰略新路徑,幫助同學們突破思維模式,升華個人境界,提升領導能力。
首先,潘誠教授拋出兩個問題:混沌到清晰看什么?碎片到系統做什么?以道、法、術、器四個維度,引發同學們的思考,開啟精彩的授課。
"道"——前瞻思考量化取舍制定清晰目標;
"法"——清晰目標細化分解形成解決方案;
"術"——解決方案固化培訓提升員工素養;
"器"——高素養員工優化迭代產生前瞻思考。
以此循環往復,形成閉環,不斷沉淀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。
重審思維: 歷程反思與文化引力
做企業講究四個字,適者生存。環境在不斷變化,企業也要不斷更新,需因勢而謀,應勢而動,順勢而為。
善問者學,支撐未來的關鍵因素一是持續的學習、不斷創新,讓企業一直在成長中穩步發展;二是懂得前思(找經驗)、反思(找問題)、當下思(找對策)。也就是固本有、去多余、補不足。學習對企業家至關重要。海爾張瑞敏先生說了一句堪稱真理的話"沒有成功的企業,只有時代的企業。"這值得每位企業家深思。
后疫情時代企業需要做出的改變就是徹底放棄"機會主義"。而解決復雜的問題,需要最簡單的道理,"沒有底層邏輯,聽什么都是對的;沒有頂層設計,做什么都是錯的"。做企業猶如栽樹,只能從下往上生長。潘誠教授說:當你不知道干什么的時候,就和你的客戶在一起。一個好老板的習慣是:多市場、多同行、多教室、多家人(多和員工在一起)。
當下,企業要解決的是三件事,即戰略轉型、組織變革和業務創新 。頂層設計,是確定發展戰略和組織框架,使企業戰略從低價值向高價值轉變,組織運營由低效向高效提升,業務創新從低差異向高差異發展,打造企業文化和核心競爭力。
潘誠教授強調:任何企業立足之本是企業帶給顧客的價值 。好的公司有三個要求:一流的品牌(企業綜合價值的體現) 、一流的運營(讓企業長治久安)、一流的業務(產品+服務)。三點反映在戰略上即公司戰略、職能戰略、單元戰略。公司戰略為頂層戰略,職能戰略為中層驅動,單元戰略是基層首創。三種承擔的責任不一樣,頂層設計,要求要有決策中心,進取型董事會;中層驅動要求要有管理中心,價值型總部;業務單元,要求有利潤中心,創新型實體。三者形象的對應如我們的大腦、神經系統和手腳。
重定方向:市場創新與戰略張力
戰略是在風險環境下,企業為持續發展,做出的投資方向、資源配置、組織文化方面的一系列重大的、全局的、長遠的、綱領性的決策和行動的總和。
1、標桿學習明確方向
戰略不是去決定"明天做什么",而是去決定"今天必須為不確定的明天做什么";戰略不是去消除風險,而是提高承擔更大風險的能力。計劃必須量化,而戰略不一定,戰略更是思想、分析和判斷。向標桿企業學習,我們需要做什么;對外觀察,哪些因素影響成??;對內審視,哪些定位要搞清楚。知道最好的,要做到(行業)平均水平的。
2、戰略決策定位:企業發展空間
多元是范圍經濟,目標是做大,焦點是邊界。專精是規模經濟,目標是做強,焦點是能力。沒有多元經營,難有業務領域突破。沒有專精發展,難以形成核心優勢。企業成長,就是在邊界與能力之間,尋求最佳組合,是加和減的動態平衡。
就企業發展空間,潘誠教授給出五條具體建議:
大企業做多,小企業做專;
老企業做多,新企業做專;
投資型做多,實業型做專;
資源過剩做多,資源短缺做專;
產業空間狹小做多,產業空間廣闊做專。
總結來說:即多元投資,專業運營。
3、逆境突圍:戰略轉型七大對策
如果是防御,可以選擇"原地冬眠",即忍;也可以選擇"快速獲利",即搶;如果要進攻,可以選擇"局部整容",即舍;可以"變性進化",即優;也可以"逆市上揚",即創;若要撤退,就要"遷徙轉場",即走;或者"伺機重生,破繭成蝶",即化。七大對策,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。
4、業務創新:差異優勢三重質量
三重質量包括:功能質量(科學)、審美質量(藝術)和社會質量(信仰)。分別代表著人的三種本質即理性、感性和靈性。
對于產品創新,差異優勢從何而來,潘教授分享了蘋果喬布斯的三句話:"領導者和跟風者的區別就在于創新;最好的發明創造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;傾聽心底的聲音,它會給你指明方向。"潘誠教授舉例"方太"和"塔斯汀"告訴我們,真正的創新是"仁者人也,親親為大",是"循道而趨,日新茍新" 。
5、換位思考:客戶滿意從何而來
"服務創新"就是客戶滿意從何而來 。若要提高客戶滿意度,就要做好服務創新的核心要點:即超出客戶期望的服務才能讓客戶滿意;優質服務的前提是對客戶需求的準確把握;客戶的滿意不是在于你做了什么,而是客戶感知到了什么;要讓服務標準化、流程化、常態化,而不僅僅依靠個人的力量;最好的服務是用心和真情。
重構系統:生態進化與組織活力
組織系統運行常見諸多問題,在組織設計上要從以下兩個角度完善管理:
1、管理者立場(六大抓手)
權利(治理管控);思想(文化管控);用錢(財務管控);用人(人事管控);情報(信息管控);考核(績效管控)。
2、員工角度(兩主兩輔)
知道做什么(崗位職責);知道怎么做(業務流程);做好的標準(績效考核);做好的結果(薪酬激勵)。
基本要求是:明確必做的,鼓勵該做的,放開能做的,管死不做的??傮w目標:企業與員工共同成長。
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。任何企業都要做的事情是標準化,靠制度;精益化,靠科學;自發化,靠文化 。不要期待有完美的人,但將人放對了位置,就會有完美的組織。
重燃激情: 持續學習與團隊耐力
面對變化如何選擇?正所謂:創造變化者大,順應變化者生。境由心造 ,"能生存下來的,不是最強大的物種,也不是最聰明的物種,而是最能適應變化的物種"。潘誠教授引用馬云在演講中說的一句話"學會在陽光燦爛的時候修路",分享了三種觀點:如果是被動變革、危機轉型,相當于亡羊補牢;如果是預測變革、成長轉型,猶如未雨綢繆;如果是創新變革、引領轉型,則是敢為人先。
稻盛和夫先生曾說:"領導以身作則是成功的唯一方法"。對一個領導者來說,最大的挑戰來自于,當大家過得都還不錯的時候,你要說服并帶領大家和你一起變革!
潘教授學識淵博、內容落地,激情洋溢、幽默風趣,深厚的理論功底、生動的案例講解,寓觀念于談笑間,蘊哲理于詼諧中,深得同學們的喜愛。兩天課程,同學們一致表示收獲很大、感悟頗深,對企業如何實現戰略的成功轉型、組織管理的變革和業務模式的創新有了全面而系統的認知,這將有力地促進企業健康成長和發展!
結語
企業與人生,決勝不在起點,而在拐點。環境越不確定,內心越要有定!潘誠教授在課程最后有一段話,在這里與大家分享:
世風對不對不重要
你對不對很重要
人人急急慌慌
并不妨礙你安安靜靜
所有人的亢奮
都不應該成為我們浮躁的理由
美成在久,行者常至。一個人最強大的能力:能深耕,敢破局,懂持續。新的學習旅程開始啟航,祝同學們遇到更好的自己,擁有更美好的未來!